close
會想寫這篇文章當然還是因為紅襪隊的 Daisuke Matsuzaka,因為本季 Dice-K 表現出來的成績中,在 BABIP 與 clutch pitching 均是相當的有趣。
Matsuzaka 目前的 LOB % 為 81.6 %,BABIP 為 0.252,這項成績的表現都比聯盟平均好上許多,這不禁令人想到 Matsuzaka 本季的表現是否單純只是好運而已呢?更有趣的是,Dice-K 今年在滿壘的情況下面對十四個打席,沒有被敲出任何安打!
會認為 Dice-K 本季的表現可能是好運,最主要的原因應該還是來自於 BABIP 與 clutch pitching ,因為這兩項表現一般不被認為是投手本身所具備的能力。更精確一點地講,目前還無法證明投手能夠明顯控制 clutch pitching 與 BABIP。
下面列一下本季 Matsuzaka 被認為是好運的一些數據,並且拿今年美聯的聯盟平均來做個比較。
BABIP |
LOB % |
|
Daisuke Matsuzaka |
0.252 |
81.6 |
2008 AL |
0.305 |
71.0 |
再來看一下 RISP 時,Matsuzaka 的表現與美聯平均的比較:
AVG |
OBP |
SLG |
OPS |
BABIP |
|
Daisuke Matsuzaka |
0.188 |
0.308 |
0.323 |
0.631 |
0.221 |
2008 AL |
0.269 |
0.354 |
0.413 |
0.767 |
0.299 |
High Leverage 時,Dice-K 的表現與美聯平均的比較:
AVG |
OBP |
SLG |
OPS |
BABIP |
|
Daisuke Matsuzaka |
0.145 |
0.247 |
0.188 |
0.435 |
0.161 |
2008 AL |
0.262 |
0.335 |
0.412 |
0.747 |
0.294 |
有跑者在壘上時,Matsuzaka 的表現與美聯平均的表現:
AVG |
OBP |
SLG |
OPS |
BABIP |
|
Daisuke Matsuzaka |
0.204 |
0.309 |
0.337 |
0.645 |
0.225 |
2008 AL |
0.271 |
0.346 |
0.420 |
0.766 |
0.303 |
從 RISP、High Leverage、有跑者在壘包上等這三個 splits 中,我們可以發現 Dice-K 能夠在整體投球內容不佳的情況下,依然把 ERA 壓在一個相當高水準的水平,最主要還是因為 Dice-K 的 BABIP 在 RISP、High Leverage、 Men on Base 這三個情況時都呈現超低的結果。
而且這三個情況的 BABIP 都比 Matsuzaka 球季的 BABIP 還要來的低許多!
其中在 High Leverage 時,Dice-K 能夠有效壓制打者,避免被打者打出長打,這一點在數據面來看是相當相當明顯的。
那怎麼知道 Daisuke Matsuzaka 在 clutch pitching 的表現是否單純只是因為極低的 BABIP 呢?這個部分要進一步研究的話,那就得調出每場比賽的影片,順便針對Matsuzaka 在 clutch situation 的被擊球型態來做分析,唯有這樣做才知道 BABIP 是否單純為好運氣或是 clutch pitching 的能力表現。說不定 Matsuzaka 在有失分危機下的情況,被擊球的型態都是以內野小飛球居多,這樣的話那 BABIP 很低就可以得到證實。
如果要進一步去解讀被擊球型態的 BABIP 時,也要考慮隊友在內野右半邊、內野左半邊及外野左右半邊的防守能力差異。但是這是個大工程。XD
這個部分我就不特別去列出三個情況時的 K %、BB %。因為這也是個大工程。XD
以上是針對Dice-K 本季的 clutch pitching 與 LOB % 。
Daisuke Matsuzaka 被擊球型態的成績:
AVG |
OBP |
SLG |
OPS |
BABIP |
|
GB |
0.176 |
0.176 |
0.184 |
0.360 |
0.176 |
FB |
0.176 |
0.173 |
0.441 |
0.614 |
0.122 |
LD |
0.627 |
0.627 |
0.791 |
1.418 |
0.627 |
Bunts |
0.750 |
0.750 |
0.750 |
1.500 |
0.750 |
2008 年美聯投手被擊球型態的成績:
AVG |
OBP |
SLG |
OPS |
BABIP |
|
GB |
0.236 |
0.236 |
0.255 |
0.490 |
0.236 |
FB |
0.214 |
0.209 |
0.556 |
0.765 |
0.137 |
LD |
0.728 |
0.724 |
0.997 |
1.721 |
0.717 |
Bunts |
0.452 |
0.452 |
0.452 |
0.903 |
0.452 |
Dice-K 極低的 BABIP 最主要的形成原因是在哪裡呢?從上面的兩個表互相比較後,可以發現差異最大的是在於 GB 的 BABIP 和 LD 的 BABIP 這兩項上。
有一點要提的是 Dice-K 被擊球型態的各種比例跟 2007 年並沒有明顯的差異,可是這兩年的 BABIP 卻呈現跳躍式的差距。
其實上面列出這些資料最主要的目的是要看看 Dice-K 的 BABIP 與 clutch pitching 主要發生在哪些情況下,至於形成如此低的 BABIP 和 clutch pitching 的原因則是未明。
下面要講的東西才是這篇文章的重點。
常常聽到有一些球迷會討論某一位投手在單一球季的 BABIP 會下修、 LOB % 會下修、clutch pitching 的表現會下修等等。所用的中心思想不外乎是 RTTM(regression toward the mean)的法則,加上目前的研究還無法去證明投手本身具備有控制 BABIP 與 clutch pitching 的能力,但是這裡通通都有個前提,必須在樣本數夠大的情況下,你才能夠去使用 RTTM 的法則、你才能夠去說無法證明投手具備有控制 BABIP 和 clutch pitching 的能力。
那一個球季的樣本夠大嗎?非常遺憾地,單一球季的樣本是不夠大的。以 BABIP 來講,每一個球季都會出現幾位投手,他們的 BABIP 可以一直維持在遠低於聯盟平均的水準,而且一直持續到季末。就像是 Pedro Martinez 生涯(史上?)主宰力最強悍的 1999 年與 2000 年,這兩年裡面其中 1999 年的 BABIP 為 0.344,2000 年的 BABIP 為 0.253。所以不管是過高的 BABIP 或是過低的 BABIP 都是相當有可能維持一整季。
但是一旦把投手的生涯 BABIP 調出來檢視的話(至少投滿 1000 IP),大部分的投手他們的 BABIP 都會維持在 0.290 到 0.310 之間。
關於 clutch pitching 也是一樣。這項表現目前雖然還無法去證明出是屬於投手能力的一環,不過單一球季的 clutch pitching 在每一年的某些投手中是存在的,並且有可能會持續一整個球季。
但是在生涯的表現上,只要樣本數夠大,目前的確是無法去證明出 clutch pitching 是屬於投手能力的一種表現。
其實 clutch pitching 跟 clutch hitter 是類似的,大部分的球員在這兩個面項的表現每一年都會起浮不定,就像是 A-Rod 去年被稱為最 clutch 的打者,可是今年卻又被媒體批為最不 clutch 的打者。試想看看,如果 clutch hitting 是球員本身能力的話,怎麼會出現每一年表現都不同的情況呢?
而且不管是 BABIP 或是 clutch pitching ,從上面的資料可以知道其實這兩者都跟 BABIP 有關。因為 clutch pitching 在扣除 TTO (three true outcomes)後,其實也是深受特殊情況下的 BABIP 所影響。
那什麼因素會影響 BABIP 呢?不外乎是球隊的防守效率、球場效應、被擊球的型態等因素,在這裡面又以球隊的防守效率影響最大,所以在看 Daisuke Matsuzaka 本季詭異的 BABIP 和 clutch pitching 的時候,要如何去衡量球隊防守效率所造成的影響呢?說不定是在 Dice-K 主投時,紅襪隊的野手在 high leverage 的情況下有較佳的防守?
所以我不認為 Daisuke Matsuzaka 本季的 BABIP 與 clutch pitching 一定會下修回聯盟平均值。第一個原因是因為造成這兩項結果的原因並不被明白,第二個原因是單一球季的樣本數還太小,無法完全支持 RTTM 的理論,也無法支持 clutch pitching 的結論。
所以即使 Dice-K 能夠維持一整個球季的極低 BABIP 和關鍵時刻的壓制力表現,那我也不會感到意外。
全站熱搜